7月20日,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行發布會,今年上半年,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8.22萬人,增量全省第一;扶持創業1.98萬人;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5.05萬個;引進集聚各類人才11.44萬人等。
青島市人社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趙巖介紹,今年上半年,全市人社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省委、市委決策部署,樹牢宗旨意識,強化擔當作為,狠抓工作落實,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,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其中,就業創業生態持續向好。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8.22萬人,增量全省第一。扶持創業1.98萬人,完成全年計劃的65.97%。每萬人擁有經營主體數2087戶,居全省第一。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5.05萬個,安置率達到100%。人力資源服務業營收145.7億元,家庭服務業營收0.31億元。
社會保障能力穩步提升。實施重點群體參加社會保險精準擴面工程,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較去年底凈增4.15萬人,全市養老、工傷、失業三項社保費征繳額達351.93億元,同比增長9.62%。深入推進補充工傷保險制度、個人養老金全國試點工作,全市580多家企業5萬余名職工參加補充工傷保險制度,114.8萬人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。
人才智力資源加速集聚。實施青年人才引進攻堅行動,引進集聚各類人才11.44萬人。新增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1.03萬人、高技能人才0.45萬人。組織自主評價4553人次,鄉村振興人才培訓1.03萬人次,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4.64萬人次。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6.7萬人次。
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。在市南區設立首個“勞動保障維權綜合咨詢服務崗”,減少企業群眾“多頭問、反復跑”。全市根治欠薪線索數量占全省總量比例較2022年下降1.2個百分點,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成功率達到82.79%,為勞動者追回各類經濟損失2.12億元。
人社基礎建設不斷夯實。在全市人社系統大興調查研究,組織開展了專題調研行動。創新推進“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”六大重點攻堅行動,組織優化營商環境“政務公開日”進市場、進企業、進校園、進社區系列活動6場,16個攻堅目標、36項攻堅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。實施“聽民聲、匯民意、解民憂”12333民生服務熱線服務提升專項活動,熱線直辦率居全市前列。
趙巖透露,為深入推進青年人才引進攻堅行動,近期青島市將組織一系列的專項活動。8月初將舉辦第十屆“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”活動,目前已有近700名博士報名。本屆活動將舉辦啟動儀式、校企對接洽談會、高層次人才洽談會、產才合作和創新項目對接會、招才引智工作交流沙龍、人才工作成果展、研修營等活動,全方位展示青島市創新創業平臺和知識專利成果,立體化呈現我市優質的產業環境和人才發展生態,吸引優秀人才來青創新創業。青島還將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護航三項行動:推進就業見習萬崗募集計劃,全市募集發布就業見習崗位1萬個以上,組織青年見習5000人以上,著力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;開展“百日千萬”專項招聘活動,利用100天左右時間,發揮各級各類平臺優勢,多渠道、大規模、集中式開發歸集就業崗位信息,著力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;啟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,發布致高校畢業生的一封信,公布就業政策服務、就業服務機構、就業求助途徑三張清單,落實未就業畢業生實名服務機制,確保服務率100%,著力提升高校畢業生服務供給。
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推動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,近期青島市人社局聯合青島市總工會、市企業聯合會/企業家協會、市工商聯出臺深化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十四條措施,在全市實施深化構建和諧勞動關系“創新爭優”活動,試點開展創建勞動關系綜合服務站、打造企業用工“健康體檢”APP、推動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向街道、工業園區延伸等一系列工作。
青島市人社局還將聯合青島市委宣傳部、市發改委等部門出臺文件,強化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聯合激勵機制,從信用應用延伸、政策扶持傾斜等方面,給予勞動關系和諧企業30余項正向激勵,引導和鼓勵廣大企業積極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,構建和諧勞動關系。青島市還將聯合膠東五市出臺《勞動用工指導手冊》,梳理企業在勞動合同、工時工資、休息休假、規章制度等方面的操作要點,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規章制度,規范用工管理行為,從源頭預防勞動關系領域風險隱患。
(大眾日報客戶端 記者 薄克國 報道)